楊牧自少年即活躍詩壇,筆耕六十年,始終創作不輟,詩、散文、評論、翻譯皆卓然成家,並分別於美國、臺灣、香港等地大學任教,從事教育和研究工作。作品曾譯為英、法、德、日、韓、荷蘭、瑞典等文,獲頒多項重要文學獎,影響後進無數。

其詩藝的展現,鎔鑄中西文學傳統,兼以現代主義為擴充。散文的經營,講究詩化的修辭和造境,體製嚴謹,格局宏大。評論的建構,融匯豐富的美學及人文涵養,譯作精準深入各方文化根源。楊牧的創作風格與時俱進,堅持對藝術性的超越,而對人性,社會,現實是非的關懷,寓批判和規勸於文字指涉與聲籟跌宕之中,卻未曾稍減。

楊牧不僅介入社會現實,也往返於具象和普遍的抽象間,在神話,歷史,民間和傳奇裏汲取靈感,渲染臺灣,福爾摩莎的色彩。德國知名評論家Tilman Spengler曾言:「在詩行,散文,詩劇的天地裏,他從容於平達耳,與歌德、蓋文、葉慈遊。在德國,我們一定會把楊牧歸於博學詩人之列。」奚密教授則推崇:「楊牧是現代漢詩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來和我們舞蹈在一起。」見證楊牧從臺灣出發,為文學塑造的人文典範和精神傳統,為追求一個更合理更完美的有情文化世界的承諾,包含著何其多樣令我們嚮往,可以借鏡,啟發志向,以及朝向那志向的各種模式,藝術的力量。────謝旺霖(2014)

出版書籍

〈俯視
立霧溪一九八三〉




                               For I have learned

To look on nature, not as in the hour

Of thoughtless youth, but hearing oftentimes

The still, sad music of humanity,

Nor harsh nor granting, though of ample power

To chasten and subdue…

             --Wordsworth


假如這一次悉以你的觀點為準

深沉的太虛
幻象在千尺下反光

輕呼我的名字:仰望

你必然看到我正傾斜

我倖存之軀,前額因感動

泛發着微汗,兩臂因平衡和理性的

堅持。你是認識我的

雖然和高處的草木一樣

我的頭髮在許多風雨和霜雪以後——

不像高處的草木由繁榮渡向枯槁

已舉向歲月再生的團圓

——我的兩鬢已殘,即使不比前世

邂逅分離那時刻斑白。你認識我

嚴峻之臉是為了掩飾羞澀

這樣俯視着山河凝聚的因緣

浮雲是飛散的衣裳,泉水滑落成澗

太陽透過薄寒照亮你踞臥之姿

時常是不寧的,以斷崖的韡紋

磐石之色,充滿水分的蒹葭
風采

提醒我如何跋涉長路

穿過拂逆和排斥

這樣靠近你

以最初的戀慕和燃燒的冷淡

彷彿不曾思想過的無情的心

向千尺下反光的太虛幻象

疾急飛落——

如蒼鷹

切過賁張的陰涼,感覺

即使每一度造訪

都揭去一層陌生的地衣

那曾經刻在太古的肌膚上的曾經是熟悉

即使我的精神因人間的動亂而猶疑

有時不免躊躇於狂喜和悲憫之間

每一度造訪都感覺那是

陌生而熟悉,接納我復埋怨着我的你

以千層磊磊之眼

以季節的鼻息

燕雀喧鳴,和出水之貝

我這樣靠近你,俯視激情的

回聲從甚麼方向傳來,輕呼

你的名字,你正仰望我倖存之軀

這樣傾斜下來,如亢龍

向千尺下反光的太虛幻象

疾急飛落,依約探索你的源頭

逼向沒有人來過的地心

熾熱的火焰在冰湖上燒

那是最初,我們遭遇在

記憶的經緯線上不可辨識的一點

復在雷霆聲中失去了彼此

我飄泊歸來,你踞臥不寧

仰望着,是的,假如這一次

悉以你的觀點為準,這一次

當我傾一倖存之軀瀕臨,俯視⋯⋯



本詩由利文祺註解,邱貴芬、呂樾數位技術協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議以Google Chrome瀏覽器瀏覽本網頁,獲取最佳瀏覽效果。

「楊牧」2014年最新部落格由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規劃製作 (Template is applied from Templateism | MyBloggerLab) Copyright © 2014

主題圖片來源:richcano.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