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自少年即活躍詩壇,筆耕六十年,始終創作不輟,詩、散文、評論、翻譯皆卓然成家,並分別於美國、臺灣、香港等地大學任教,從事教育和研究工作。作品曾譯為英、法、德、日、韓、荷蘭、瑞典等文,獲頒多項重要文學獎,影響後進無數。

其詩藝的展現,鎔鑄中西文學傳統,兼以現代主義為擴充。散文的經營,講究詩化的修辭和造境,體製嚴謹,格局宏大。評論的建構,融匯豐富的美學及人文涵養,譯作精準深入各方文化根源。楊牧的創作風格與時俱進,堅持對藝術性的超越,而對人性,社會,現實是非的關懷,寓批判和規勸於文字指涉與聲籟跌宕之中,卻未曾稍減。

楊牧不僅介入社會現實,也往返於具象和普遍的抽象間,在神話,歷史,民間和傳奇裏汲取靈感,渲染臺灣,福爾摩莎的色彩。德國知名評論家Tilman Spengler曾言:「在詩行,散文,詩劇的天地裏,他從容於平達耳,與歌德、蓋文、葉慈遊。在德國,我們一定會把楊牧歸於博學詩人之列。」奚密教授則推崇:「楊牧是現代漢詩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來和我們舞蹈在一起。」見證楊牧從臺灣出發,為文學塑造的人文典範和精神傳統,為追求一個更合理更完美的有情文化世界的承諾,包含著何其多樣令我們嚮往,可以借鏡,啟發志向,以及朝向那志向的各種模式,藝術的力量。────謝旺霖(2014)

出版書籍

水之湄(1960)


《水之湄》(On the Water Margin: A Collection of Poems)(台北:藍星詩社1960


〈水之湄〉導讀/曾珍珍

聽過德布西的交響詩〈牧神的午後─序曲〉嗎?這首曠世不朽的午後催眠曲,堪稱牧歌情調在音樂中最極致的表現。德布西這樣說明名曲背後的典故:「這首序曲自由揮灑地以音樂詮釋瑪拉梅美麗的詩篇。當然絕非亦步亦趨的唱和。樂曲試圖將燥熱的午後掠過牧神慾念和夢境的一幕幕景象烘托出來。然後,在追逐驚嚇四逃的水妖與木魅好一陣子之後,疲憊了的牧神酣然入睡,在如癡如醉的睡鄉裡,他終於實現把天地萬物攬入懷中,與之合而為一的夢想。」17歲的少年詩人葉珊寫出〈水之湄〉這首揭開楊牧一生創作志業的「序曲」詩,是否與瑪拉梅的詩作有關?靈感是否來自覃子豪在藍星詩社雅集所做的引介?留待史家考證。更耐人尋味的是,從詩人的初試啼聲中,我們可以讀到他對「創造性閒逸」(creative indolence)早慧的肯定。不久,這種精神嚮往導引他就讀於東海時嘗試翻譯濟慈長詩Endymion─一首神話史詩與牧歌的綜合體。甚至,楊牧中年時強調「抽象與疏離」的美學取徑,晚年寫作和陶詩,都可視為牧歌情懷源遠流長的延續。就算拋開文學史或生命史的定位不談,這首少作音律渾然天成、情思任真可喜,即使直觀閱讀,仍經得起再三玩味。寂寞的十七歲,人人內心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基地。葉珊的秘密基地似乎取景自花蓮美崙溪旁,視界裡的鳳尾草、蒲公英、雲朵,以及聽覺裡潺潺的水聲,加上一頂鄉土味的斗笠,既風格化暗示牧童的身份,又寫實反映東台灣午後熾熱的日頭,這些習常的意象經過象徵藝術的匠心獨運,一個牧歌的詩境疏淡成形,造就了他的秘密基地─寂寞、夢幻、甜美,可以任由他揮灑天真與不羈的淘氣。然而,讓鳳尾草從袴下長到肩膀的時間軌跡,成長必須面臨的擔當和磨難,其實只是暫時遺忘。這首少年牧歌之所以耐人尋味,因為字裡行間隱微暗藏了現實與夢境之間的張力─這是早慧詩人的印記。當然,一首水聲盈耳的詩豈能欠缺音樂性?構成母題的水聲和足音與疊句「四個下午」複沓出現,加上ㄧ、ㄛ/ㄡ、ㄟ/ㄞ等母音在句中、句尾交錯共振,尤其詩的結尾,以「午寐」、「不能來」與詩題「水之湄」押韻,首尾呼應,圓熟譜出一首如歌的行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議以Google Chrome瀏覽器瀏覽本網頁,獲取最佳瀏覽效果。

「楊牧」2014年最新部落格由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規劃製作 (Template is applied from Templateism | MyBloggerLab) Copyright © 2014

主題圖片來源:richcano. 技術提供:Blogger.